題目:先知共和主義:美國的公民宗教及其對手
Prophetic Republicanism:The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and Its Rivals
主講人:菲利普.高茨基(Philip Gorski)
耶魯大學國際研究、宗教研究和社會學教授
主持人:劉軍 社會學系主任
語言:英文
時間:
地點:基礎實驗樓 經濟管理學院3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簡介:
菲利普 • 高茨基,耶魯大學國際研究、宗教研究和社會學教授,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比較研究中心主任和宗教與政治研究會召集人,曾分别擔任美國社會學會理論分會和比較曆史社會學分會主席。在1990年代因研究早期現代歐洲的新教與國家建設而享譽美國社會學界,近來主要研究世俗化與現代性、美國的公民宗教以及社會科學哲學與方法論。主要著作包括《紀律的革命:加爾文宗與早期現代歐洲國家的興起》,《再論新教倫理》,《先知性的共和主義:從溫斯羅普到奧巴馬的公民宗教》(即出),并編著有《馬克斯•韋伯的<經濟與社會>:評論指針》(上海三聯2010年中譯),《布爾迪厄與曆史分析》,《後世俗化考問:當代社會中的宗教》。
講座内容摘要:
Citizens of other countries often find the prominent role of relig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rather puzzling, all the more so because the place of religion in public life is hotly contested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Some argue that America is a “Christian nation.” Others insist that it is founded on “the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Who is right? Both and neither, argues Prof. Gorski in this lecture.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religio-politics, he says, is best conceived as an ongoing dialogue between three rival traditions: religious nationalism, liberal secularism, and civil religion. In this lecture, Gorski outlines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each tradition, shows how they have evolved over time, and uses them to interpret the 2012 Presidential campaigns of Barack Obama and Mitt Romney.
其他國家的公民經常發現,宗教在美國政治中的突出角色令人十分難解,而宗教在公共生活中的位置在美國内部引起的熱議,更是加劇了這一局面。其中,一些人認為美國是一個“基督教民族”,另一些人堅稱美國奠基于“政教分離”。孰對孰錯?Gorski教授在本次演講中認為,它們可以說都對,也可以說都錯。他指出,美國的宗教-政治曆史最好被視作三個競争性傳統之間的一場持續對話:宗教民族主義、自由主義的世俗主義和公民宗教。在本次演講中,Gorski教授概述了每一個傳統的潛在預設,展現它們在一定時段中的演化發展,并以此來解釋貝拉克•奧巴馬和米特•羅姆尼之間的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