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10:10―12:10,2015年第7期知識産權學術沙龍在主樓316舉行。本次沙龍以“從高智模式看我國企業專利運營的風險”為題。人文學院法學系老師張冬、羅猛、陳福勝、陳曉雷及法學系部分碩士生、本科生到會并進行了有序交流與切磋。
2015級法學碩士生吳彥奇作了題為“從高智模式看我國企業專利運營的風險”的發言,分别介紹了高智運營模式、高智與中國、我國企業專利運營的風險與風險應對策略。
張冬老師認為,研究知識産權運營問題,不妨以高智現象為切入點,跨界運用哲學、法理學及經濟學的邏輯分析方法,予以逐層剖析。陳福勝老師提出從多角度切入專利運營的風險應對問題,考慮企業内部的溝通協調,同時注意界分風險的标準與依據。
2015級法學碩士生李鴻霞提出可以考慮借鑒吳漢東著作《無形财産權制度研究》中的研究思路,知識産權運營要同時兼顧社會效益;進而,2014級法學碩士生王茗薇推薦參考馮曉青的《利益平衡論》中相關平衡理論,在知識産權運營中注重利益平衡和科技成果的再轉化。
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與方向,2013級法學碩士生王千月、2014級法學碩士生尹若凝、2014級法學本科生王可欣、淩夢,2015級法學本科生梁佳、劉茗同學積極表達了各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