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報告:楊陽(2015級法學專業碩士生)
主評論:黃瑞(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
劉炳蘭(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
主評議教師:張翠梅
時 間:2016年3月28日(周一)18:30――20:30
地 點:主樓314室
閱讀書目:[法]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李常山譯,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
作者及書目簡介:
讓-雅克・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忏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盧梭參加法國第戎科學院征文比賽而寫的論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現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一鮮明思想。在闡發政治思想性質這一問題上,其重要性僅次于後來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本書是盧梭社會曆史觀的代表作,1755年4月初版于阿姆斯特丹。全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詳述了自然狀态以及在自然狀态中發展起來的,導緻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因素;第二部分論述了社會狀态中人類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