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法理學讀書會總第5期總結

時間:2016-04-01作者:文章來源: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浏覽:917

研讨書目:《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盧梭著,李常山譯)

主持人:張翠梅

主報告:楊陽(2015級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主評論:劉炳蘭(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

        黃瑞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

參與老師:張翠梅(伟德官网地址多少人文學院法學系教授)

          吳貴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社會學系教授)

 

2016328日,法理學總第5期讀書會在主樓314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讀書會以“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為研讨書目,由張翠梅老師主持,并榮幸地請到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社會學系吳貴亨教授做嘉賓2015級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喬喬、楊陽,2015級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雷虹以及201320142015級部分本科生參加了本次讀書會。

主報告楊陽同學以人類之間不平等的漸進為線索,認為人類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和自身理性的作用而産生私有制,并随着國家和法律制度對私有制的确立,漸漸由财富不平等轉向身份不平等和政治社會的權勢不平等。盧梭認為,這種不平等的加劇源于最初契約締結的不正當性,遂在後續著作中建議引入民主機制,以對政治社會中的不平等做出矯正,主報告最後對盧梭道德論證的缺失提出了質疑。主評論劉炳蘭同學則認為,主報告對盧梭思想進行梳理,缺乏自己的見解,文章張力不夠,而且主報告認為盧梭思想缺少道德論證存在誤讀,實際上,盧梭所說的先于理性而存在的“自然感情”正是原始社會的道德。接着,劉炳蘭從自然狀态的真實性、偶然因素的合理性、私有制的根源性三個方面,對盧梭思想提出質疑和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礎上,論述了自己所理解的不平等的生成邏輯,提出欲望是産生不平等的根源,這需要建立有公信力的政府來進行社會規制,以解決現代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評論黃瑞同學同樣認為主報告所說的盧梭道德論證缺失不實,盧梭在其著作《論科學與藝術》中對道德做了充足的論證。她指出人類有着自我完善的潛在能力,緻使産生了私有制;而不平等的終極根源應歸因于現代政治社會契約前提的非法性;最後,通過對自然狀态下人性的闡述,呼籲大家警醒文明進程中現代人性的丢失,這讓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頗受啟發。

  

張翠梅老師對同學們的發言做了點評,指出三位同學都能夠在自己的報告文本中有很鮮明的觀點和自己獨到的理解,尤其兩名本科生初生牛犢不怕虎,準備充分、思路清晰,并表現出了較強的理論領悟能力。老師也認為主報告所說的盧梭思想中缺少道德論證是錯誤的理解,而兩位主評論對主報告的質疑基本成立;點評過後,老師又開放出幾個更加深入的問題,供大家讨論,這包括“如何看待自然狀态觀的真實性”、“私有制的出現是理性建構,欲望使然,人的自我完善能力所促成,還是如馬克思所言,源于生産力發展與生産關系的更疊”、“私有制是否可欲”等,這些問題的讨論加深了同學們對研讨書目的理解和思考。

大家都積極踴躍地發言、參與讨論,同學們熱情高漲,整個氛圍充實而又愉悅。讀書會圓滿結束,同學們期待着下一次讀書會再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