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德斯鸠《論法的精神》(下)――法理學讀書會總第9期總結

時間:2016-06-15作者:文章來源: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浏覽:842

研讨書目:[]孟德斯鸠:《論法的精神》(下),張雁深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

主持人:張翠梅

主報告:劉炳蘭(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

主評論:況斓(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

參與老師:張翠梅

2016613日,本學期最後一次讀書會――法理學第9期讀書會在主樓316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讀書會以孟德斯鸠《論法的精神》(下)為研讨書目,由張翠梅老師主持。2015級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董喬喬、楊陽,2015級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雷虹以及201320142015級部分本科生參加了本次讀書會。

 

首先,主報告劉炳蘭同學以“論‘法’背後的多元關系整合――《論法的精神》整體性解讀”為題做了主題報告。她首先對孟德斯鸠《論法的精神》進行了評析,論述了書中所彰顯的四大理論,其次對法背後的多元關系如何整合做了自己的解讀,最後對多元價值時代進行反思與總結。之後,主評論況斓同學對主報告的文本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評價,對于文本中自己不理解的詞句段落觀點進行了标注和追問,然後以“寬和适中為立法者之精神――《論法的精神》下卷解讀”為題進行了發言。她首先對《論法的精神》整本書進行了結構分析;然後對下卷的内容逐章進行解讀,提出自己的理解,認為“寬和适中的立法精神”是孟德斯鸠整書的主旨,并且孟德斯鸠的這一思想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思想類似;最後圍繞着孟德斯鸠是否為地理決定論者這一觀點進行了闡述,得出孟并非地理決定論者這一結論。

接下來,張翠梅老師對本期讀書會進行總結:對于主報告,從題目、摘要、關鍵詞,到論文結構,圍繞文題應當如何思考和展開論述,作了細緻入微的指導和點評,何所謂“多元關系”,又應當如何“整合”,主報告全文闡述過于分散、面面俱到,緻使文題應當有的論述重點反倒被吞沒,而且,文中涉及到的關鍵詞,如理性、經驗、價值、開放性等,必須在孟德斯鸠意義下進行解讀,“社會控制工程”這樣并非孟德斯鸠思想範圍的觀點,不宜在文本中過于延展和闡釋;對于主評論,最核心的問題是立意偏低,孟德斯鸠這本著作的主旨到底為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并不沖突,無需作為一個論題,詳盡論證;而應圍繞何為“寬和适中”,如何在立法中遵循和實現“寬和适中”這一精神,展開研究。最後,張翠梅老師對孟德斯鸠在這本書中闡述的主要觀點、運用的方法論、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以及孟德斯鸠的基本立場等都作了充分的講解,讓大家對孟德斯鸠的思想有了更全面、準确的把握。

本次讀書會在充實、愉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同學們期待着下學期讀書會再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