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學實現了快速發展。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由此開啟了中國社會學的恢複與重建進程,迎來了社會學發展的春天。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學界越來越認識到,社會學學科建設和國家發展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曆程,中國在實現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陷入了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漩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正是針對我國各種發展不平衡問題所發。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是各種不平衡問題中的核心問題。在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平衡方面,社會學确實可以做很多事情。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所有社會學研究者貢獻智慧。同時,中國社會學還應為我國社會建設輸送更多優質的人才。
學術交流、信息共享和智慧碰撞,是建設學科大繁榮大發展的根本前提。長期以來,黑龍江省社科聯(後文簡為省社科聯)高度重視社會學學科建設,令人欣喜的是,在省社科聯支持下,伟德官网地址多少牽頭成立了黑龍江省社會心理學會,順利開展了“首屆社會學學科優秀科研成果評獎工作”,并向全省社會學學科青年專家學者進行了優秀論文的征集和評選活動,這些工作都為推進我省社會學學科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是由黑龍江省社科聯主辦的多學科、高層次、權威性、品牌化的全省性學術文化交流平台,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五屆。本屆學術年會以“貫徹新理念,服務新發展”為主題,設置了主會場、分會場、學術專場、學科專場、市地活動、學會活動、專家基層行等多個層面内容。而今年學術年會的最大亮點,就是首次分設了五個學科專場。
黑龍江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社會學學科專場暨首屆社會學學科青年學者論壇于2016年11月6日下午1點30分至4點30分在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啟航活動中心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省社會心理學會、省社會學學會、伟德官网地址多少社科聯承辦,并由“龍江講壇”、《學術交流》雜志社、《知與行》雜志社協辦。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張正明、伟德官网地址多少黨委副書記楊冶、省社科聯學會部部長曹妍、伟德官网地址多少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玩幽、伟德官网地址多少院長鄭莉、伟德官网地址多少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徐兆新、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副院長楊國慶,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田毅鵬教授、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楊宜音教授,以及中國知網黑龍江分公司代表和獲獎學者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大會共分為兩個環節,其中的第一環節由黑龍江省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副院長楊國慶主持。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張正明首先緻辭,他表示省社科聯是黨和政府與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之間的橋梁紐帶。多年來,省社科聯一直秉承“學者為本,學術為根,學會為基”的理念開展工作。本次會議的内容是學術年會學科專場,這也是社科聯在學科建設方面的新的嘗試。在本屆年會中,開設了文學、哲學、藝術、外語和社會學五個學科專場,而本次會議所進行的社會學學科專場,是五個學科專場的最後一場也是壓軸專場。其目的就是要梳理近年來我省社會學學科的發展狀況、表彰近兩年來湧現出的社會學學科優秀成果和搭建青年學者學術交流的平台。他相信通過這一場難得的學術盛宴之後,各位學者一定會有所收獲,并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之中,對社科聯和學科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接下來,伟德官网地址多少黨委副書記楊冶緻辭,他表示伟德官网地址多少長期堅持特色辦學理念,大力支持人文社會學科走特色發展之路,不斷挖掘優勢學科的相互交叉融合點,形成工程大學特色的人文社會學科體系,并對目前我校社會學學科的發展現狀和建設成果加以接受和肯定。楊冶副書記同時表示,本次會議的舉辦是基于省社科聯對我校社會學學科的信任,也希望能夠通過本次會議,加深與會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合作,并為龍江經濟的發展和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随後,省社科聯學會部部長曹妍宣讀黑龍江省社會學學科評獎工作總結及宣讀表彰決定,并由省社科聯副主席張正明、我校黨委副書記楊冶為社會學學科專場暨首屆青年學者論壇的學者代表們頒獎。
在本次會議的第一環節順利結束之後,由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鄭莉主持本次會議的第二環節,即學術報告部分。該環節由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田毅鵬教授和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楊宜音教授分别就各自的研究内容做專題學術報告。
一、“後單位時期”基層社會治理的重層結構
田毅鵬教授,目前任職于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擔任社會學系主任、哲學社會學院副院長等職務。最終學曆是研究生,最終學位是政治學博士。研究領域包括曆史學、政治學,其學術著作五部。2011年,被聘為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2013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号。田毅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發展社會學、城市社會學、中國社會思想史等,試圖對中國社會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給出具有解釋力的闡釋和解說。緻力于地方性社會變遷研究,結合對東北地域社會的研究,對單位制度尤其是典型單位制度有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
田毅鵬教授指出,單位制是中國所獨有一個概念和制度,并在東北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從曆史上看,中國社會經曆了從封建社會到郡縣社會,從郡縣社會到單位社會,再從單位社會到後單位社會的一種轉變。建國後的單位時期,社會管理的傳統分為縱向的主線“國家―單位―個人”和輔線“國家―街居―個人”,以及橫向的聯結體系“跨單位組織”。在單位制被破壞之後,社區并沒能完全承擔社會整合的功能,基層社區組織缺少“自下而上”的自治力量的支持,使得在以往的“單位社區”退場後,“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力量開始登場,成為實際發揮作用的重要力量。同時,“單位”在社會管理體系中并未退場,而是以新的身份和角色在發揮作用。特别是在某些重大危機事件面前,單位組織仍是國家實施社會控制的重要陣地,而在社會個體“地位資源”的獲得方面,單位的壁壘效應也仍然存在。因此,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現實,就要探求一種多元共治模式,減少政府的硬性進入,依靠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的“三社聯動”,實現社會由“公”向“共”的轉變。
二、關于社會心态研究的探索
楊宜音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心理學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原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現伟德官网地址多少人文學院教授。1998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人群己關系與社會認同,群體過程的文化社會心理學,社會變遷與社會心态。
楊宜音教授首先通過日前生活中的熱點話題來切入報告内容。她指出,經過大數據的抓取測算,微博微信的數據顯示,老百姓每天關心和傳播的主要話題有房價、養生和政治事件。面對這樣的信息傳播和消費,社會心理學家如何發聲的問題就擺在面前。在社會變遷的轉型時期,人越來越與他人和社會相聯結,個人所具有的社會學意味越來越濃,而為解決傳統心理學無法解釋某些領域和問題,她突破學科邊界和壁壘,引入“社會心态”的概念。社會情緒,彌散在整個社會,是社會整體上的情緒體驗,如郁悶、焦躁、不安、激憤,或欣喜、安适、平靜等,這些是構成社會心态的主要成分。與此同時,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背景下,社會在不斷發生變化,圍繞社會治安、國際輿情、災害事故類事件的高關注度,顯示人們對風險的關注度和焦慮在上升。人們的心态需要盡快做出調整,以适應新的社會改變。而社會心态則提供了風險應對與風險管理的心理資源。社會心态本身并不直接等于經濟資源、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它以社會共識的形式體現出社會心理資源的特性。
在全球化、大衆傳播時代,個體與宏觀社會的聯系愈發緊密,社會心态透過個人與社會的相互影響,形成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社會心态是一種社會共識的建構。人通過與宏觀社會建立心理聯系,共享現實。民衆的社會表達、交流和尋求共識的需求在增長。透過社會關系來實現社會認知,答疑解惑,争論辨析,也通過表達社會認知來形成和強化社會關系。從社會心态的水平來看,社會情緒、社會共識和社會公正感都從宏觀的角度影響着人們對風險的應對,并通過“自我實現的預言”,即通過現實與自我的反複震蕩互動,潛在地左右着風險社會中人們的生活。這個社會越是變動不安,人們越希望了解、比較、參照他人的意見和觀點,越希望能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從而形成解讀風險、評估風險、駕馭風險的力量。因此,在風險社會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互聯網、手機和新科技的推動下,整個社會将逐漸地成為共同承擔和面對風險的命運共同體。
本場學術報告的内容深入淺出,講述豐富生動,發人深思。與會學者均表示田毅鵬教授和楊宜音教授的學術報告非常之精彩,可以從中汲取到很多營養,也能夠拓寬研究思路和視域,并予以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以很多啟發和幫助。
除上述兩個學術報告之外,中國知網黑龍江省分公司的代表最後作關于黑龍江省社會學學科發展狀況數據分析的報告。通過報告我們可以看出,黑龍江省社會學學科的發展依舊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位學者的切實努力,最終才能彙聚成合力,從而共同促進學科的發展,實現黑龍江省整個社會學學界的繁榮和發展。黑龍江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社會學學科專場暨首屆社會學學科青年學者論壇的順利落幕,也同時開啟了黑龍江省社會學學科發展的新篇章,更指引着黑龍江省所有的社會學人邁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