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壇”第189期講座預告
報告題目:大數據時代的社會心理學挑戰與機遇
報告人:中山大學何淩南博士
時間:2017年9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主樓302教室
主辦單位:科學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伟德官网地址多少
專家簡介:何淩南,心理學博士,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碩士生導師,大數據傳播實驗室副主任。同時任大數據網絡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籌)秘書長、“廣東省大數據輿情分析與仿真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廣州社會科學大數據研究會副秘書長、人民網輿情監察室顧問等。與微信安全團隊、騰訊問卷、百度真相問答、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主要研究方向為網民社會心态、網絡輿論場分析、網絡謠言等。近2年發表“大數據研究範式”、“網絡輿論場”、“社交媒體謠言傳播特點及規律分析”、“網民情緒、輿論場與政府危機傳播策略”等10餘篇相關論文和決策參考,主持課題有國家社科項目“基于微信行為數據的網絡謠言傳播規律與對策仿真研究”、省社科“基于大數據挖掘的廣東網民社會心态研究”、省青年重點課題“青少年網民媒介使用和社會心态研究”、“中國網民性格畫像中山指數研究”等,參與自科重大研究計劃培訓項目“群體情感、心理行為模型及演化規律研究”等科研項目。負責主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的“2015年國家食品安全周中國網民食品安全認知地圖報告”、微信“網絡謠言分析報告”、中山市“全國城市網民性格報告”、清遠市“政務微信運營效果評估和排行分析”等10餘項政府和企業相關課題。
内容簡介:大數據時代正向我們走來,什麼是大數據?它将如何改變人類的社會生活?又将對社會科學研究帶來哪些影響?大數據或将引發人類的思維模式和發展模式發生變化。在這個浪潮下,大數據無疑将為社會科學研究開啟新的研究範式,提供新的研究視野。
“人文講壇”第190期講座預告
報告題目:親子沖突的建設性轉化――青少年轉大人的症頭與心理藥方
報告人:台灣中研院葉光輝研究員
時間:2017年9月19日(周二)19:00―21:00
地點:主樓302教室
主辦單位:科學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伟德官网地址多少
專家簡介:葉光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終身研究員、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合聘教授、Hong Kong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心理學院榮譽教授、台灣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亞洲社會心理學刊”(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副主編、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執行主編;曾曆任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所長、圖書館館長、中研院圖書聯合會召集人、行政院科技部心理學門召集人、“中華心理學刊”協同主編。研究專長為社會、性格、本土以及家庭心理學;研究興趣包括華人孝道及代間交換行為、自主性發展、情緒調節、社會化曆程、親子沖突與轉化,以及高齡社會的家庭調适等議題。著有《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從親子互動脈絡看華人性格的養成》;主編《家庭心理學:系統思維觀點的探讨與應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華人的心理與行為:全球化脈絡下的研究反思》等。共發表中、英文期刊及專書論文逾百篇。
内容簡介:青少年期是個體過渡到成人生活的重要關鍵,但青少年期的親子沖突不僅是每個家庭普遍面臨的問題,甚至可能惡化為個人适應發展及社會的問題。然而,親子沖突雖是青少年轉大人的症頭,其中卻也隐含了成長藥方的線索。本次演講将從正向角度解讀青少年期親子沖突在整體家庭運作中可能具備的積極功能,再根據講者提出的相關理論架構介紹:如何從沖突情境脈絡中尋找造成親子互動障礙的線索,而非陷入雙方當下争論的具體問題内容;以及坊間常見的标準溝通話術有何�限,在沖突情境中什麼才是真正能帶動對方進入建設性轉化曆程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