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我――2017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周陽個人事迹

時間:2017-12-07作者:文章來源: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浏覽:5361

故事主人公簡介

周陽,女,中共預備黨員。2012年就讀于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法學專業。本科期間多次獲得校獎學金,同時擔任人文學院團委宣傳部部長一職,榮獲“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幹部”等獎勵;作為課題負責人,多次參加校“啟航杯”、“五四杯”、“哲社立項”等科技創新創業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榮獲“最佳新秀獎”。201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伟德官网地址多少人文學院法學專業,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師從袁雪老師。研究生期間,擔任2016級研究生法班班長一職,榮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校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幹部”等多項榮譽。

 

我的故事很簡單,隻言片語,一切皆是偶然。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我在恰當的年紀做了恰當的事情。我并不是一名傳統意義上優秀的學生,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事迹,該瘋狂的年紀也瘋狂過了,該沉穩的時候也學會理性思考,很幸運。但是我仍想談談那些對我很重要的事情。 

一、讀書

如果可以的話,我好想做一個隻會讀書的傻子。

高中三年是自己蛻變的第一階段,整天把自己泡在各種雜書、各種類型的雜志裡,看點東西就開始與朋友分享,兩個人大談特談自己的看法。果然這種過程對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本科到研究生這個階段,是自己思想更新的第二階段。原來讀書是樂趣,是為了讓自己有談資。但現在再談讀書,我想說這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啊”。現如今,人工智能被炒得如火如荼,有科學家說未來十年是“人工智能時代”(該觀點引自《經濟學人》),《科學》雜志也做過預測,在中國未來30-40年,有近7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能替代(該内容引自《未來地圖》)。先不考慮這個觀點的正确性與實現的可能性,我隻想說一個問題,如果未來真如預測所說,那麼我們要怎麼辦?我們人類如何能避免被替代?我們現在所學的東西是否已經過時?我們的下一代又将會面臨哪種社會?事實上,恐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想隻有通過我們不斷地更新自己,不斷地獲取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讓我們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這才是讀書的真正意義。

我說的讀書,不是單單我們專業局限的書籍,而是包括哲學、曆史、科學、文學、心理學等等各種方面的書籍。我仍然欠缺的太多,好想把他們都塞進自己的腦袋裡面,分盤、解析、整理、輸出。但是很遺憾,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隻能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走,一點一點地去輸入,然後通過不斷地思考、反省、辨别,讓這些知識融化到自己的思想裡,形成一套獨特的思維邏輯,再繼續閱讀,不斷進步。這是閱讀可以不斷創造出的新我。

二、科研

“科研”二字是我上了研究生之後才開始慢慢理解的詞彙。它的意義很深重,值得一輩子去追求。科學研究,我認為是在你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自然而然所産生的一種思考過程。簡而言之,科研就是一種邏輯思考。我們文史類的研究方法缺少實驗試錯這一步,更像是一種語言文字類遊戲,它更注重一種語義邏輯推理。這種邏輯思維的培養主要就是通過大量閱讀來實現的,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把讀書當作第一要務。讀書的過程就是一種思考的過程,通過知識不斷地積累,才會使你思考出的結論更深刻。科研也是如此。想做真正的科研,必須要培養自己閱讀與思考的習慣。不斷地找出新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要找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否真的有效可行。這種思維論證是我覺得科研中最有趣的一部分。

我屬于那種發散性思維,想問題天馬行空,在看文章的時候有好處,就是可以大量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但是寫論文的時候就會有阻礙,因為論文寫作是注重一個邏輯思路的呈現,一篇優秀的論文需要你有整體的邏輯框架,還有語句之間的邏輯思路。在這個問題上,我實在欠缺,但是很感謝我的導師――袁雪老師,不辭辛勞地為我糾正思路,還要忍受我那些古怪的想法。

對于科學研究,我隻想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還是欠缺的太多太多,甚至可以說是很無知的狀态,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三、工作

學生時代的工作可能和我們進入社會的工作不太一樣,很瑣碎,但是很鍛煉我們的能力。從本科開始,在團委宣傳部一幹就是三年,從部員做到部長。再到研究生期間,擔任研究生法班的班長,又在校研究生院做助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在不斷地學習與進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不斷地思考工作的意義。

對于工作的感悟有幾點:第一,工作是為你自己而做。當初你選擇了這份工作可能是由于你的好奇心,但是好奇心是短暫的,之後一波又一波的任務就是真正的工作。我認為對于工作,人沒有靠不靠譜之說,隻有能不能勝任而言。工作是絕不準許出錯的;第二,細節決定成敗。在學校裡的任務沒有絕對的緊急,也沒有絕對的不可變性,但是仍能夠體現出你的工作能力。越是簡單的内容越體現你的工作态度;第三,明确地接受信息與傳遞信息的能力。這一點上我想引用互聯網産品運營的一個概念――用戶思維,就是你要時刻将“用戶需求”放在心裡。面對你的上一級,你要明确知道他所傳遞的信息,以及他真正想到得到什麼樣的結果。然後面對你的下一級,你要考慮他們如何能準确地接受你的所傳達的信息,并回饋你所想要的結果;第四,額外的責任也就等于額外的收益。學生時代,工作不是你唯一要幹的事情,但是你選擇了去承擔這部分額外的責任,你也會因此獲得更多的機會。放在之後社會工作中也是一樣,如果你能完成别人不願承擔的任務,那麼你就獲得更多的上升機會。

面對工作的種種情況,我還在摸索。這是我追求進步路上的重要一部分,我仍需要去學習,學會通過實踐來證明理論的正确,再将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創新,不斷完善。

四、生活

生活包含的意義應該有生存,為了生存而進行和發展的活動,或者是最基本的要求,活着。對我而言,還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生活,畢竟我還沒有經曆為了生存、為了生計而奔波的狀态。其實我想談的是一種生活态度,或者說是提前為了生活而做準備。

我為了那個生活上的“新我”做了兩方面的準備:一個是身體基礎,另一個心理素質。

先說身體基礎,我認為身體不僅僅是革命的本錢,還能彰顯出一個人整體精神風貌。經常鍛煉的人通常會顯得更年輕,更有精氣神兒。我們在進行高效地學習和以後強度更大的工作時是會消耗大量的精力,這些精力不僅僅要靠食物的補充,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鍛煉來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我的鍛煉方式就隻有跑步而已,從小就愛跑,從小學開始每年運動會都會跑個800米。今年8月份的時候,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個半程馬拉松,算是一件比較驕傲的事情,當然我要不斷地進步,所以現在更想去嘗試全程馬拉松。跑步不是唯一的鍛煉方式,但是我覺得是最簡單,最劃算的一種運動。在跑步這條路上堅持了很多年,很高興能成為自己的一個習慣,也為我帶來了頗多收獲。

第二個要談談心理素質。我家裡人一緻認為我是個沒心沒肺,樂觀向上的人,這話褒貶含義都有,但是活到這麼大,我是很感謝自己有這樣的一種性格。從小到大,我遇到很多優秀的朋友,他們真的是全才,各方面都出類拔萃,但是有些人就是心态不好,然後一到關鍵時刻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我想說,心态有時候是達成目标很重要的一步。對生活、對學習都應該抱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态,相信自己就是打不死的小強,然後我們再去面對艱難的選擇時,就會有一份處之泰然的心境。

很多想法、很多觀點都是我一面之詞,不一定成熟,但是這是我在這個年紀的一些小小體會。我真的不算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也不是一個聰明的學生,但是我是一個追求進步的學生。我也仍在努力的道路上前行,我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要不斷地完善自己,“要永遠地創造新我”。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