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約翰·格裡姆雷教授做客我院第8期林中路講壇

時間:2020-09-11作者:宣傳中心文章來源:人文學院浏覽:1249

9月7日,黑龍江省中東歐與俄羅斯思想文化學術交流基地活動之四,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林中路講壇第八講,暨“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工作坊”系列活動的首場講座成功舉辦。本次講座主題為“當代的阿格妮絲·赫勒:澳大利亞時期的布達佩斯學派”,主講嘉賓為悉尼大學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哲學系榮譽副教授、澳大利亞喬治·馬爾庫什(György Márkus)檔案館館長約翰·格裡姆雷(John Grumley)。該講壇由伟德官网地址多少、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黑龍江省中東歐與俄羅斯思想文化學術交流基地聯合主辦。本次講壇采用Zoom在線會議和B站同步直播形式。來自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廈門大學、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等國内外高校的師生共同收看了本次講座。


約翰·格裡姆雷1986年博士畢業于悉尼大學哲學系,師從布達佩斯學派著名代表人物喬治·馬爾庫什。此後,格裡姆雷留校任教并與喬治·馬爾庫什夫婦一直保持密切的學術往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他與布達佩斯學派領軍人物阿格妮絲·赫勒(Agnes Heller)也結下了深厚的個人友誼,于2005年出版了研究赫勒思想的專著《阿格妮絲·赫勒:曆史漩渦中的道德主義者》。格裡姆雷在布達佩斯學派,尤其是馬爾庫什和赫勒移居澳大利亞之後的一些重要學術著述的整理、出版、研究和傳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講座伊始,格裡姆雷從家族及個人成長經曆出發,回顧了布達佩斯學派進入澳大利亞的曆史文化背景。澳大利亞的哲學傳統源自英國分析哲學和現實主義哲學。自1976年開始,馬克思主義與女權主義進入哲學課程。喬治·馬爾庫什在此背景下進入悉尼大學哲學系任教,并擔任了格裡姆雷的博士生導師。在完成博士論文後,格裡姆雷開始了對赫勒哲學思想的研究。在講座中,格裡姆雷圍繞赫勒的三場公共演講(《政治中的真理》《哲學的終結:作為德國哲學家的卡爾·馬克思》《理性宗教出了什麼問題?》),以及晚期手稿《悲劇與哲學:一種平行曆史》做了評判性闡釋。在他看來,赫勒不僅是一位思想家,而且也是極具活力和良知的公共知識分子。赫勒的公共演講具有标志性論證策略:首先,她會考察一種哲學-政治立場的曆史來源。随後,她将對日常和理論的關鍵概念進行解讀。最後,她會将讨論聚焦于主題的當代意義之上。另外,格裡姆雷認為《悲劇與哲學,一種平行曆史》濃縮了赫勒一生的理論旨趣。它對于人們理解赫勒的思想特征和實踐立場具有重要價值。他認為,回顧澳大利亞時期的布達佩斯學派,能夠給我們提供如下啟示:第一,一些偶然性事件能夠帶來持久、重大的政治、文化轉變。第二,多元文化雖然會帶來一定社會張力,但也幫助澳大利亞的社會走向豐富與成熟。第三,布達佩斯學派的思想,有助于人們尊重和理解人類的智慧,令人們相信自身有能力讓未來變得更美好。布達佩斯學派的思想精神仍然是當代的,對于在全球化和世界發展中日益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國來說具有借鑒意義。格裡姆雷教授的講座引起了在線聽衆的熱烈讨論。上海社會科學院趙司空研究員、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顔岩教授以及我校張笑夷教授和部分博士生,圍繞布達佩斯學派與馬克思主義思想傳統、布達佩斯學派的理論特征、赫勒倫理學的具體内容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論。

講座最後,張笑夷教授進行了總結。她對格裡姆雷教授的演講和來自各所高校的老師和同學的參與表示感謝,并提出,以後會創造更多機會、采取更多樣化的方式來加強中外學者之間的交流和讨論。她認為,我們和外國學者的研究某種程度上具有互補的性質。我們的研究成果在理論的全面性和準确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這有助于我們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去全面、合理地評價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價值、理論特色和理論局限性;而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則在思想的曆史文化背景的挖掘方面更勝一籌,他們更善于在人類理性文明演進的視域中來定位和理解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和思想演變,對我們進一步考察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現實的理論關切和價值取向有很大的幫助,也會促進我們在更加寬廣的和豐富的維度上來思考和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整場講座持續了三個多小時,由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張笑夷和外語學院毛延生兩位教授主持、翻譯,謝宇格、李天朗兩位博士生協助。伟德官网地址多少人文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和黑龍江省中東歐與俄羅斯思想文化學術交流基地将在10月份進一步推出“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工作坊”系列活動之“國内學者、博士研究生專題報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