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2020年本科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司銀鈴個人事迹

時間:2020-11-25作者:宣傳中心文章來源:人文學院浏覽:2745

故事主人公簡介:司銀鈴,女,中共預備黨員,現擔任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團委項目中心主任。2018年就讀于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入學至今共獲得獎學金四次,其中包括:2020年國家級獎學金一次,校級獎學金三次,榮獲“校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并在多次參加校“啟航杯”、“哲社立項”、“五四杯”等科技創新創業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

一、學習篇:甘之若怡,不遺餘力

記得2018年的高考發榜之後,一心向南的我,最終塵埃落定時,來到了最北的哈爾濱。剛踏入校園的我也曾覺得彷徨不安,因為不知道進入大學後能做些什麼。但無論怎樣,我始終告誡自己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始終牢記自己的本職工作。對于學習這件事,其中的感受一定因人而異,有人熱愛學習,有人讨厭學習。對我來說,學習是在大學生活中該做的一件事,所以,努力做好就行。

在思考怎樣學習之前,首先應該明白應該學什麼,而在思考應該學什麼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踏實”,也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就我個人來講,學習習慣上,我首先注重課堂效率,幾乎是隻要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消化知識,就不會給自己偷懶的機會。但這不是懈怠課後時間的理由,畢竟理解知識是一回事,掌握則是另一回事。因此,我會利用課後時間掌握同期所學的知識,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課上老師所講授的内容。在生活習慣上,我有一點強迫症,必須在該有時間内做完該有的事。同時,即使白天被在學習和其他事情充斥地滿滿的,我也會妥善安排好時間,一定要在白天做完所有的事情,絕對不會拖到晚上去熬夜搞東西,這樣很傷害身體。

二、工作篇:無關風月,隻關真心

從大一的部員,到大二的副部,時至今日,我已經成為了人文學院的團委項目中心主任。短短三年的時光裡發生了很多讓我懷念、讓我成長的事,同樣的,在這期間我也經曆過很多困難,面臨過很多挑戰。但同時我也很幸運,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過許多人的幫助。在學生工作的日子裡,我的老師們給過我很大的人生啟發,教會我許多為人處世的方法,也給予我諸多關切。我也在學生工作之中,得到了諸多學姐們的關心和幫助,還有很多同輩的支持與鼓勵。

在接任項目中心主任之後的日子裡,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就是不能像以前那樣,有大把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幾乎所有不上課的時間都要為了工作而奔波。身邊很多的朋友和同學,經常會問我的問題就是你為什麼想到做這個,你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把自己的所有的課外時間都貢獻出來呢?我的回答總是很簡單的,因為“有意義”。在我看來,學生工作是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傳、幫、帶”的一個重要平台,如何方便老師和同學,發揮好二者間的橋梁作用是值得深思的。

對我來說,學生幹部其實從來不是一項榮譽,更像是一份應當承擔起的責任。在我成為其他人的學姐之時,我也一直想着如何去發揮自己的作用。通過學生工作的平台,我有幸把自己工作中的經驗乃至教訓與學弟學妹們分享,鼓勵學弟學妹們積極參加學院的各項活動,發揮學生幹部的模範作用,把積極向上的能量傳遞給身邊的同學。對于學生工作我更想說,學生工作需要熱情、需要責任、需要榮譽感,讓自己成為大家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陽光和色彩。

三、實踐篇:熱心公益、砥砺前行

進入大學以後會有很多機會參加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實踐意識與實踐能力,也讓我們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專業知識、現代科技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切實幫助推進現代化社會建設工作。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豐富課餘生活、深入體會生活,将課上所學知識真真切切地與實踐結合起來。而在種種志願活動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暑期我參加的普法宣傳實踐團,進行的“三下鄉”實踐活動。

在與貧困縣中學的法律教育一線老師的訪談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們發現了當下的法治教育仍有很多問題的存在。比如法律教學資源的貧乏,在新興互聯網時代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程度已經大大的超出了任教教師們的成長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教師們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對各類法律知識的渴求,這些都不是僅僅依靠書本就能發現的問題。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帶給我的不僅是思維角度的轉變,更是明白當代大學生的曆史使命與職責所在,在實踐中肯定自我的價值,發現自己的不足。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對于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明。

四、寫在最後:

心有理想,春暖花開。隻有心中有最高的追求,才會有繼續向前的動力,我相信,唯有不懈的努力和不斷地奮鬥才能給人生留下印記。大學應該怎樣過?也許每個人心裡都有着不同的回答,但對于我來說大學就要過得充滿激情,有了想法就要大膽去實踐。願今後的生活乘風破浪,不畏失敗,向着理想的方向航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