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14時,人文學院法學黨支部和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智能系統與生物信息研究所黨支部的支部共建活動在主樓N301教室正式舉行。本次活動由人文學院法學黨支部書記劉沫茹老師組織,旨在通過黨支部共建,加強人文學院與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黨支部間的溝通交流,促進黨支部黨建形式的多元化。法學系基學負責人袁雪、教師張明明、關健及智能系統與生物信息研究所基學負責人馮偉興、黨支部組織委員唐墨、教師栾寬出席本次活動,人文學院及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人文學院法學黨支部和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智能系統與生物信息研究所黨支部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共建儀式,劉沫茹老師、唐墨老師代表雙方黨支部正式确立了支部共建關系。雙方支部均表示了對共建活動的高度認同和大力支持;也殷切表達了希望通過支部共建能夠凝聚支部合力,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以共謀全面發展的美好願景。劉沫茹老師和馮偉興老師還分别介紹了各自學院、專業及黨支部的基本情況,增進了雙方師生間的彼此了解,架起了學院之間溝通的橋梁。
接下來進行的是雙方支部共同參與的黨建活動。首先由人文學院法學系的劉沫茹老師和高天書同學進行師生聯講黨的精神譜系故事。
劉沫茹老師和高天書同學以“傳承鐵人精神,赓續百年征程”為題,從什麼是鐵人精神、鐵人精神形成的曆史背景、鐵人王進喜的先進事迹和鐵人精神的深刻内涵四個部分展開,詳細的講述把師生們帶回到了那個條件極其惡劣、石油工人卻有着昂揚的艱苦奮鬥精神的年代。師生們對鐵人王進喜的先進事迹感歎不已,更被鐵人精神深深震撼。通過鐵人精神的宣講,對鐵人精神有了全面的認識,對鐵人精神的深刻内涵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對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黨員的愛國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有了更崇高的敬意。
支部共建的第二部分是由智能系統與生物信息研究所的基學負責人馮偉興老師對國之重器——中國天眼進行介紹。馮老師的講解細緻而又通俗易懂,使大家不僅了解了中國天眼的基本信息和突出成就,還理解了中國天眼的科學目标與應用目标。國之重器——中國天眼的介紹,為人文學院的師生開闊了自然科學視野;人文學院的同學們也在馮老師的講述中對我國天眼科技的巨大成就及發展前景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是跨越了文理學科界限的一次宣講,聆聽者均獲益匪淺。
支部共建的第三部分是人文學院的楊雨桐同學對載人航天精神進行講述。楊雨桐同學介紹了錢學森院士歸國奉獻的坎坷之路,讓同學們感受到了錢學森院士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從中學習到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戰鬥、特别能攻關、特别能奉獻”為核心的載人航天精神,激發了同學們對我國航天工作者、航天精神的崇敬之情。
最後,唐墨老師代表智能系統與生物信息研究所黨支部向法學黨支部捐贈了《人工智能導論》一書;劉沫茹老師也表達了要發揮法學特長、為共建支部的師生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的意願。今年正值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之際,人文學院法學黨支部和智能系統與生物信息研究所黨支部通過黨支部共建的模式,促進了支部之間、學院之間的師生交流,力争打造“資源共享、學習互助、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為黨的百年生日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