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1日上午,由“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和“黑龍江省中東歐與俄羅斯思想文化學術交流基地”舉辦的“林中路講壇(第18期)”,以騰訊會議和B站直播兩種方式在線上如期進行。本次是“東歐新馬克思主義代表性著作系列讀書會”的第二次講座,由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黃久儒副教授圍繞《盧卡奇再評價》一書作主題發言。講座還特别邀請到了,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教研室的主任,學科帶頭人,中國人民大學學科标志性重大規劃平台“當代馬克思主義國際研究平台”首席專家張秀琴教授擔任與談人和點評人,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伟德官网地址多少、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20多所高校的師生120餘人參加了此次讀書會。讀書會由伟德官网地址多少張笑夷教授主持。
首先,張笑夷教授對各高校的教師和同學們來到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林中路講壇”表示誠摯的歡迎。而後介紹了張秀琴教授和黃久儒副教授的學術經曆、研究特長以及擅長的研究領域。并且認為盧卡奇不僅被認為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而且也直接影響了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深入研究盧卡奇不同時期的思想變化,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本人的思想,而且對于深刻理解西方馬克思主義,乃至20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複雜格局都具有特别的意義。
随後,黃久儒副教授系統地介紹了《盧卡奇再評價》一書,該書裡面共有八篇文章組成,其中有五篇文章刊載在美國的《Telos》雜志上,還表明該雜志在美國,甚至是世界學術界都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1983年,盧卡奇的學生阿格尼絲·赫勒把布達佩斯學派的弟子們對導師思想演變、心路曆程,甚至包括情感經曆等評論性論文彙集成冊,最終形成了《盧卡奇再評價》。黃久儒副教授認為,對于盧卡奇無論作何種評價,其實質還要回到盧卡奇的思想本身,回到其理論本身。并根據盧卡奇的《曆史與階級意識》《青年黑格爾》《關于社會存在本體論》等經典著作的邏輯線索提出了彙報的主要問題:“辯證法:從異在化的闡釋到存在論的根基”。依據問題的提出,黃久儒試圖從“啟蒙思想為辯證邏輯奠基”和“社會曆史邏輯的現實基礎”兩個方面去澄清盧卡奇對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闡釋定向。其一,實際上,盧卡奇哲學關注的重點從來不是哲學思想發展過程中某個環節的争論,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這個時代中的特殊的使命和地位。大家都知道,黑格爾之後的19世紀,哲學陷入了重新尋找方向、重新探索出路、甚至是重新确定問題和對象的混亂情形。盧卡奇認為,隻有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的學說,才能為20世紀的人類思想開辟了嶄新的道路。也就是說,20世紀哲學不斷分化的過程中,盧卡奇思想的目的在于闡明恢複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合理化地位的重要意義;其二,根據盧卡奇黑格爾式闡釋定向可以清晰的看到,黑格爾哲學思辨唯心主義的一個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辯證法,即包含“正”“反”“合”三個環節,近代哲學首先采用這種三段式辯證法的是康德,體現為純粹理性批判中的感性、知性、理性,其次體現為三大批判的理論理性、實踐理性、目的論思想。但康德本人可能對這種三段式辯證法并沒有自覺。對辯證法有充分自覺且科學表達的是黑格爾哲學。其三,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是以辯證法作為其科學方法論的,實現了經濟學的革命,辯證法不再是一種工具性的存在,而是一種具有生命的原則,也正是如此,辯證法隻有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才能獲得屬于它的全部真實内容。
張秀琴教授表示,非常高興受到伟德官网地址多少舉辦的“林中路講壇”的邀請,同時,也非常看好和樂見于看到北方中青年學者開展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翻譯,熱衷于學術探讨的氣象,并表示這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奮的事情。張秀琴教授特别強調了盧卡奇思想在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中的奠基性意義,提出可以從盧卡奇一生的思想演進,從其代表性著作《曆史與階級意識》和《青年黑格爾》兩部著作的副标題找到線索,即“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以及“辯證法和經濟學的關系研究”。這兩個問題所開啟的問題域,無論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是馬克思發展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或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說,都是從20世紀發展至21世紀的在全球範圍内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不能回避的重要問題。因為盧卡奇對于辯證法的闡釋路向,實際上它們牽扯到對于馬克思學說的實質性理解。進而,張秀琴教授認為,對于盧卡奇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要注重從兩個方面展開。第一,研究路向和研究範式。一方面是開展盧卡奇研究可以從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視角展開,盧卡奇比較親近的弟子們(赫勒等人)對于盧卡奇思想的理解和評價,無疑是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中的一個很重要而又不可忽視的“段落”,也是我們開展盧卡奇整個思想研究的一個繞不開的非常重要的部分,他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研究範式;另外一方面,就像彙報人黃久儒老師提供的,從西方哲學史、或是思想史的角度來研究盧卡奇的思想演變過程,從德國古典哲學,或者是更早的笛卡爾近代哲學開始,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段思想史完全是思想史,它一定是對于某種思想史的關注來投射到我們對現實的關懷,我們不認為傳統的所謂的“古舊思想史”與現代思想發展完全是隔閡的;第二,關于曆史唯物主義的重建。實際上盧卡奇在莫斯科完成《青年黑格爾》,通過對黑格爾的思維存在的關系的深度梳理,把最後的黑格爾的精神概念用“總體性”取代,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試圖真正“回到馬克思”來完成20年代撰寫《曆史與階級意識》沒有完成的理論任務,學術界把它稱作為馬克思與黑格爾的關系探讨,實際上是經濟學和哲學之間的辯證關系的探讨。盧卡奇通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結合來落實到曆史的具體性,可以說盧卡奇開啟的這項工作在21世紀仍然在路上,因此我們閱讀盧卡奇的經典著作也仍然在路上。
最後,張笑夷教授對兩位教授具有深度的精彩講解和對話表示感謝!希望更多的人能去閱讀《盧卡奇再評價》以及衣俊卿教授為其所寫的長達2萬字的中譯者序言。《盧卡奇再評價》這本書的最大的價值就在于通過盧卡奇弟子們的視角,我們可以跳出《曆史和階級意識》,在更廣闊的視域中來了解和審視盧卡奇的思想,這有助于我們超越純粹的理論邏輯推演,在人類文化精神演進和思想家深層的文化訴求中深刻地理解盧卡奇的思想。張笑夷教授提到,今年是盧卡奇逝世50周年,希望以這樣的讀書會的方式,以再次回到他的作品的方式,以不斷的在我們生存之路的哲學無盡的求索當中,來表達我們對盧卡奇崇高的敬意,對他心靈深處的這種文化家園和他對這種文化家園的精神守望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