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當代俄羅斯著名哲學家霍魯日(Хоружий С.С.1941.10.5-2020.9.22)誕辰80周年,10月5日,由我院主辦的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林中路講壇第20講通過騰訊會議與B站直播的形式同步進行。本期講壇由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張百春教授主講,講座題目為“霍魯日的俄羅斯哲學研究”,來自國内外各高校100餘名師生在線參加本次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杜宇鵬副教授主持。
張百春教授首先表達了對主辦方組織這次學術紀念活動的感謝,也希望借這次機會将霍魯日對俄羅斯哲學研究的獨到理解與國内學界分享。衆所周知,霍魯日作為後蘇聯時代俄羅斯哲學界最具原創性的哲學家,他對當代俄羅斯哲學發展的影響至今仍是無法估量的。但遺憾的是,俄羅斯哲學界并沒有在這一特殊的日子對霍魯日有所紀念,反倒如霍魯日所說,他的哲學影響在中國遠比在俄羅斯國内要大得多。霍魯日不但創建了極具俄羅斯哲學特色的“協同人學”,而且他對俄羅斯哲學本身的理解也極為獨到。
張百春教授從霍魯日已有的思想成果以及與霍魯日本人的諸多學術對話中總結到,霍魯日為俄羅斯哲學建構了兩個模型,即内部模型和外部模型。對這兩個模型的建構需要向俄羅斯哲學傳統與西方哲學傳統回溯。很多人認為俄羅斯哲學隻是西方哲學的一個流派,往往從西方哲學體系性建構來看待俄羅斯哲學,這就形成了一種外部模型(傳統一):教父學——經院哲學——世俗化——近、現代歐洲哲學,這是西方主流哲學傳統,索洛維約夫作為俄羅斯哲學家是這一傳統的集大成者。除此之外,俄羅斯哲學本身還有其内部模型(傳統二):教父學 ——認信者馬克西姆——帕拉馬——20世紀東正教唯能論,與西方主流哲學傳統不同,這一内部模型體現俄羅斯哲學與宗教的融合而不是分離。由此,霍魯日認為,俄羅斯哲學隻有按照内部模型來建構才能尋找到未來發展的真正出路,這一出路就是協同人學。
最後,張百春教授對霍魯日的俄羅斯哲學研究做出總結:對俄羅斯哲學的理解必須在俄羅斯文化語境内進行(宗教、文化、曆史等);俄羅斯哲學企圖用西方哲學的手段來完成俄羅斯哲學自身的任務,這本就是一種悖論,其直接後果造成了俄羅斯宗教哲學的自然“終結”;需要認真審視霍魯日與世界哲學(包括中國哲學)的關系,審視後現代背景下的協同人學,這是當前俄羅斯哲學研究非常重的任務。張百春教授在講座後熱情回應與會師生提出的諸多問題并進行了精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