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沈樂,男,中共黨員,法學碩士。伟德官网地址多少法學本碩。獲得2022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兩次會議投稿被選中發言,發表了兩篇EI與兩篇SCI文章。
一、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理想或夢想,理想也好,夢想也好,是一個人最大的特殊性,理想驅使着一個人的生命活動,人們為了實現理想而不斷努力奮鬥。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我們要盡早樹立遠大的理想,作為我們人生行為的最高指引。它或許并不需要很具體,即使是朦胧的遠方,也是步履不停的驅動力。我們要堅持理想,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魄力,堅信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哲理,久久為功,不怕失敗。哪怕被滾燙的理想灼傷,既然在最美好的芳華裡,就要力求釋放最大的能量。
受到家庭的影響,我在很小的時候便樹立了讀博的志向,不得不說,這樣十分長期的目标需要“養護”。這些年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或許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首先是所謂的日記的寫作,所記錄的不僅僅是近期所發生的事情細節,更為重要的是對于一些事情無論大小介紹一下他人是如何評論的,自己對于事件本身和他人的評論觀點,我認為這是培養思辨能力的方式。其實文字的記錄對于性格的塑造也具有很大的作用,每一次落筆都會把記錄的事情思考數遍,仿佛又身臨其境,或許會有更好的見解,并且日後再看到寫的這些評論,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變化與堅持。其次是閱讀一些課外的書籍,不得不說,主義啊,範式啊,研究方法啊之類,看多了會有審美疲勞,嘗試看一些小說,我推薦選擇社會類的,同樣能夠加深自己對于社會的認知與思考,從入學到此時,我大約讀了80本。最後“學英語就像是吃飯,你說你今天不吃飯嗎”,這是我的姑姑對我的警告,所以每天都會有最低半個小時的時間進行英語的學習,主要是單詞的背誦。此外我還有一個習慣,會在看英語片的時候,拿着紙筆,出現不認識的單詞或者好的句子都會記錄下來,其後的整理的确是一項巨大工程,但是也頗有收獲。
二、與導師緊密聯絡,把握學術前沿進行論文寫作
碩士學習不同于本科生生活,在一般的課程考試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科研任務,也因此每個學生都有了一位特别的第一負責人——導師,導師是我們碩士生活的燈塔、引路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最大愛好,可能是學習,也可能不是,愛好學習對于不同的方向有着不同的愛好程度,你的愛好可以成為你的研究方向上錦上添花的那一部分,然而始終要認識到自己研究方向的主體性地位,把握主要矛盾。對于研究生來說,研究方向往往是根據導師而定的。我們的碩士導師在這個研究領域深耕了多年,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學術經驗以及前沿研究材料。
不要過分害怕責任的承擔。很多事情是一念之間,如果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理所當然,就往往不會産生負面情緒,反之即使将事情成就,也會失去應該獲得的額外收獲以及心情。碩士研究生與本科很大的不同還在于需要承擔一些課題任務,我作為校内校外兩位導師指導的學生,從兩位優秀的導師那裡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并将一些思考的過程與成果體現在了文章之中。
作為一名法學學生最主要的科研任務便是論文寫作,一篇文章從開始寫作到最終發表的時間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從開始寫作到基本成稿需要控制在較短的時間内,成稿之後再進行反複的打磨。首先在選題上,“蹭熱點”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在科學準确的前提下,選擇一個較好的切入點可能是一篇文章成功發表的關鍵。熱點問題意味着研究者數量衆多,就要求具有一個較好的切入視角,核法律作為“高精尖”的學科,其實恰好提供了這樣的良好視角。其次在導師的幫助下确定文章的基本結構框架。最後,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延續性是十分重要的,在不超過一周的時間内盡量去完成一篇一萬五千字左右的文章。期間将會思考出更多的觀點,文章整體結構也有調整之必要,仍然始終記得,要與導師保持緊密聯絡,尤其是較為重要的調整,導師是把握正确方向的基本指引。
三、試着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有這樣流行的一句話“很多人缺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一個機會”,所以,當有這樣的機會真的出現在了眼前,你是否能夠展示你的能力去把握住呢?生命是起起落落的,古人雲:“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詩句的作者将人生的起落歸于命數,但詩人同樣還有一句詩:“可能俱是不如人”,似乎是對于努力的肯定。或許努力真的并不算什麼,但是努力至少使你獲得最基本的資格。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或長或短的準備,準備着當機會來臨時,能夠順利越過的确難以越過的門檻。這要求我們并不是當機會出現時才開始行動,而是時刻準備着!無論這一場戰鬥難度如何,都盡自己最好的狀态去迎接,保持自己的最佳狀态,試着盡量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由于剛剛結束博士的面試,雖然還并不知道結果,但是請允許我稍作一些分享。過去的半個月裡,接受了很大的考驗,簡單來說也還是論文的寫作,如何去對一個事物進行具有邏輯性的論證,得到自己的答案。懇請大家忽略掉我炫耀的成分——比我厲害的人多如牛毛——三天前我并不認識題幹,三天後我提交了一份質量尚可的一萬五千字的文章,附有思維導圖及圖表,我想這得益于上面所說的日記的寫作,使我從來不畏懼寫作,并樂于思考;得益于英語的日常學習,尤其是國際法,避不開的;也得益于許多人的支持,比如為了讓我節約時間為我送咖啡的學弟。而更為重要的或許是檢索能力,有時候檢索能力決定了你的文章上限,包括網絡資源的檢索,這也需要大量的練習,一些資源的檢索途徑需要自己去探尋,中外論文網站,官方網站等;還有圖書資源,出版書是很重要的,它能夠帶你快速了解你的話題的全部學術脈絡,一定不能忽略。并且,毫無疑問的是,半個多月的高強度工作離不開良好的身體。
四、生命的确在于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如此說道。生命的确在于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運動為我們提供良好的身體以及較為輕松的腦袋。叔本華指出,“身體内部持續不斷地運動需要外在運動的配合,這種身體内外部之間的不協調就好比:我們内部有某種激烈的情緒在翻湧,但又必須努力抑制這種情緒流露在外。哪怕是樹木也需要風的吹動才能生長繁茂。”尤其是進行學術研究活動者,更是要做好機體内外協調工作,适當且規律地運動。
羽毛球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它不僅為我提供了身體活力,還使我認識了很多人。研究生期間交互最多的恰好是核學院的直博生,他為我的核法律論文寫作提供了大量幫助。
五、最後的話
從某個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命短暫,仿若晨露之消散,可生命有它堅韌之處,哪怕是微弱如晨露,也要努力做到心中有海,不趕浪潮。人間一趟,修行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意義,葉嘉瑩老師說,人生于天地之間,就要敢于開拓創新。研究生階段應集中精力在研究之上,學問之事要做到多發散,善求證。